财经观察网 资讯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6日开幕 去年全行业营收超1700亿元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16日开幕 去年全行业营收超1700亿元

“正是一次次的产业升级、技术革新,让我们从笨拙迟钝到学会判断,从机械重复到拥有感知,在交互体验中变得更加灵活,在算法语言中变得更加智能。”8月2日,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一位名为“小七”、外观具有明显女性特征的EX
Robot人形机器人配合头部及肢体动作,向《中国经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如是介绍。自2015年以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已举办七届,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22日在北京举行。

56d370a27c96ec618d95e7ce6027acea.png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介绍,与往届相比,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彰显,全面展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强链补链攻关成果,尤其是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国产关键零部件和国产操作系统等。除此之外,会议时间从往届的4天延长到了7天,以满足社会各界观展参展的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为53.1万台,我国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今年上半年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推动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2.2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为353万台,分别同比增长5.4%、9.6%。

全面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在介绍筹备情况时表示,“世界机器人大会搭建国际交往合作平台,致力于成为产业推动加速器、技术引领风向标,在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前沿性等维度全面提质,旨在为社会各界呈现一场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全球机器人行业盛会。”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谈及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亮点及特点,苏国斌总结了6个方面。一是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嘉宾数量同比增长了7.9%,近20家国际企业参展,包括ABB协作机械臂、库卡800公斤重载机器人、FESTO仿生机器人“雨燕”、现代中大型点焊机器人等国际产品将集中亮相,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0位选手线下参与世界机器人大赛,首次在澳大利亚、墨西哥等海外地区设立分赛区。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彰显,全面展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强链、补链的攻关成果,展示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国产关键零部件和国产操作系统,近50款新产品将在现场首发,同比增长40%。三是展览形式更加丰富,首次全馆打造了“机器人+”制造、农业、建筑、医疗健康等10个应用场景的板块,展示机器人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深度广度扩展。四是产业对接更加深入,举办产融合作、政企闭门会等活动,组织医疗健康、教育等细分领域供需对接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将发布《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机器人十大前沿技术(2023-2024)》和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论文集等成果。五是北京特色更加鲜明,将通过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组织国际嘉宾北京深度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展示北京市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成果。六是会议时间创下历届之最,首次延长至7天。

“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机器人领域顶级盛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表示,今年将与各方共同把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打造成为服务于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世界科技前沿与发展趋势的学术平台,展示机器人科技成果与产业创新的科创平台,传播科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科普平台,以及倡导开放、信任、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

产业政策持续落地 行业应用拓展深化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是衡量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就在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汪宏介绍,机器人领域的国家标准已发布127项,发放中国机器人认证证书528张。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农业、医疗、矿山、公安等部门确立了“机器人+”应用协同推进方针,助力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能矿山、智慧公安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推动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发布一系列机器人专项政策,政策体系持续得到完善。

其中,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在今年6月底已发布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苏国斌表示,北京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把机器人作为新时期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和前瞻布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以解决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导向,从支持企业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场景应用和强化要素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多条具体措施,计划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正式公布。

汪宏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应用拓展、稳定和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平稳健康运行,成为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提升创新驱动能级,谋划推进链式发展,以“机器人+”应用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财经观察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xyjj.cn/news/24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